- · 《中国高新区》栏目设置[05/29]
- · 《中国高新区》数据库收[05/29]
- · 《中国高新区》收稿方向[05/29]
- · 《中国高新区》投稿方式[05/29]
- · 《中国高新区》征稿要求[05/29]
- · 《中国高新区》刊物宗旨[05/29]
高新区:投资兴业正当时 共享发展新机遇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人才特区,贵阳国家高新区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十四五”的
作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人才特区,贵阳国家高新区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十四五”的号角已吹响,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贵阳国家高新区正在全力培育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建设千亿级园区,全力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开放型经济建设的先行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示范区,在“强省会”五年行动中勇当排头兵,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软”“硬”兼施 打造政策洼地
去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促进园区健康发展,帮助园区企业完成这场“大考”,贵阳国家高新区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从鼓励、补贴、保障三个方面制定出台了《贵阳国家高新区关于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加快发展的十五条政策措施》,对园区企业给予扶持,助推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同时,加快原有惠企政策兑现,及时拨付兑现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新冠肺炎疫情给许多行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此次政策资金兑现有效缓解企业压力,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享受资金兑现的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刘朝辉说。
在一系列“硬”措施帮助下,2020年,贵阳国家高新区有效克服了疫情冲击,产业迅猛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实现逆势增长,所有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位居全市前列。去年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增比进位实现了8位跃升,综合排位升至第42位。
不仅如此,贵阳国家高新区还以精细化服务管理为目标,制定了《贵阳国家高新区工管委领导联系服务“双重服务”优化升级行动方案》,积极创新服务举措,在“软”措施方面下足功夫,成立了4个“双重”(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服务工作组和13个“双重”工作服务专班,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下沉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同时,以划分网格的方式,实施企业项目包保责任制,指导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和项目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双赢”。
在一次对辖区企业把脉问诊过程中,贵阳国家高新区获悉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在生产经营上遇到市场、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后,立即为企业出谋划策,积极搭建“人才+人才”通道,引导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与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实现强强联合。2020年11月,汉方和三力完成并购重组,形成了以儿科、妇科、骨科、补益为主的中成药产品群,独家产品数量在全国上市中成药企业中名列前茅。
如今,随着全省全市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新型工业化,各方利好不断汇聚,政策红利逐步释放,贵阳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西部通衢要地上一块政策汇聚的洼地。
集群发展 铸就产业高地
走进位于贵阳国家高新区的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和工人正巡查、组装、上料、检测,新“入职”的智能化机器设备正开足马力生产。
“这是新增加的第五条生产线,我们买入了AI智能外观机等近一百套高频片式绕线电感器智能设备,一月份就已经正式投产。”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邓世春说,增加了第五条生产线之后,一年就能多生产约8亿只电感,每年的产值能达到5亿元左右。
贵阳顺络迅达是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8年,贵阳顺络迅达搭乘省、市“万企融合”“千企改造”的东风,利用大数据将所有设备、物料联网,实施智能化改造,跟踪产品制造整个过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国内领先的高频绕线片式电感器生产企业,与华为、中兴、TCL等世界500强企业达成合作。
在贵阳国家高新区沙文园区里,还有另一家通过招商引资从深圳引进的企业——贵州中晟泰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自2018年11月落户以来,中晟泰科在贵阳国家高新区打造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园,启动中晟泰科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打造智能终端结构件、LED芯片及半导体、MEMS声学芯片等高精尖电子信息化产品,建成封测与大数据融合的智能制造研发、生产基地。
如今,贵阳国家高新区一大批电子信息制造类重点企业崭露头角,聚集了雅光电子、海康威视、达沃斯、顺络迅达、赞满星、中晟泰科等一批龙头骨干重点企业,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区》 网址: http://www.zggxqzz.cn/zonghexinwen/2021/0426/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