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成都高新区以营商环境建设助力双创升级

来源:中国高新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站在中日韩合作20周年的历史节点,12月24日,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是中国时隔7年再次主办这一会议。 成都高新区“菁蓉汇”是全国最领先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站在中日韩合作20周年的历史节点,12月24日,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是中国时隔7年再次主办这一会议。

成都高新区“菁蓉汇”是全国最领先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之一,这里的中韩创新创业园是成都不断发展新经济和国际化的合作重要体现之一。

2019年,成都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土壤,培育新动能、打造双创升级版--截至今年11月,成都高新区双创企业已多达家,双创从业人员近32万,其中,仅今年就新增双创企业8760家和双创从业人员7.6万人。

活跃的创业氛围下,成都高新区今年的规上工业总产值上涨了12.4%至3579.7亿元;进出口总额达3389.6亿元,增幅超过五分之一,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高居全国综保区榜首。

种种成绩,离不开成都高新区“刀刃向内”的营商环境优化。当下,“双创”、创新创业载体、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都在不断“升级”,城市也正大力“升级”自身的服务,对标国际优化营商环境正是其中的重点。

数据之外,处于孵化和起步阶段,双创企业和人才对营商环境的“亲身感受”更加直观敏感。“菁蓉汇”落成近四年半来,许多诞生在这里的公司,也同“菁蓉汇”一同成长至今,对当地营商环境的优化深有体会。

不久前,成都“线上”的政务信箱,就收到了这样两封“感谢信”。这两封针对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优化发出的感谢信,从侧面更加细致地描画出了城市的“4A企业品质服务”。

建好“孵化器”打造品质创业环境

▲成都菁蓉汇 成都高新区供图

“我是高新区一家创业公司的负责人,今天致信不是为了反应问题寻求解决,而是想实实在在表达一位创业者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感谢与感激之情。”

写信的,是一名80后“蓉漂”成都易美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胜波,从外省到成都读书、毕业后选择了“留下来”,再到两年前在这里辞职创业……“因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王胜波在成都工作生活,转眼已经15年。

2017年,他的公司在成都高新区注册成立,办公场地就落户在该区“菁蓉汇”内一家孵化器。“菁蓉汇”,是成都高新区建设的天府创新创业旗舰项目。按照他的话说,不仅仅是良好的地段环境、政策引导,“走在菁蓉汇,看着人潮如织,看着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你就知道这座城市多么有希望!”

在这样的环境中,“历经两年多发展,公司从一个三五人的小团队扩展到了如今的36人,公司经营情况连年向好”。然而,在今年11月,他的公司却突然遭遇“变故”--所在孵化器业务调整,“要求我们在12月10日前搬离现有办公场地。”王胜波回忆起11月18日早上的那通电话。

事发非常突然,这意味着公司不仅要面临三个重点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同时还要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同步寻找到新办公场地,并完成繁杂琐碎的搬迁。“作为公司第一负责人,我的感受用‘急火攻心’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

那几天,王胜波几乎停下了手头全部工作、微信步数每天接近2万,小腿走到发酸却寻找场地无果。怀着最后一线希望走进“菁蓉汇”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也正是在这里,事情有了转机。

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黄梅一一询问园区孵化器,得知确实已无合适孵化器能应急后却不放弃。经过查询,黄梅成功帮他的公司找到另外一个“破题方法”:根据政策,他的公司可以申请直接在园内租赁办公面积。“黄梅老师耐心细致地向我讲解了相关政策,并告诉我两天后就有专家评审会,马上就可以准备申报材料。”

“感动”,是这位“蓉漂”在“感谢信”中提到最多的词语之一。王胜波表示,这不仅是因为问题得到了解决,更因为“带病还牺牲休息时间”“主动辅导申报材料”“耐心指导解答”“问题解决后仍没闲着,主动帮忙联系物业、了解场地装修具体流程”等等无数的“暖心”细节。

当好“服务员”急企业之所急

▲成都菁蓉汇 成都高新区供图

在这位“蓉漂”眼中,他的公司“只是一家成立两年多的初创企业”。但对“这样一家普普通通的公司”,从第一次向黄梅反馈问题,到得到耐心细致帮助、问题得到解决,前后只用了不到3天的时间--这种“急企业之所急的同理心”,令他异常感动。

不过,对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黄梅而言,“这却并非个例”,只是每天都在服务的众多初创企业之一。她在说话时,仍不断有企业的咨询信息在手机上亮起。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区》 网址: http://www.zggxqzz.cn/zonghexinwen/2020/0820/609.html



上一篇:2020创响中国包头站暨包头稀土高新区中英科技创
下一篇:东湖高新区召开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调度会

中国高新区投稿 | 中国高新区编辑部| 中国高新区版面费 | 中国高新区论文发表 | 中国高新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高新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